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总编辑尹涛与阅读有关的“刻骨铭心”的记忆,是在1995年。当时,工作了3年的他决定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研究生。考前还剩一个月,该复习的都复习差不多了,复习资料那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了。于是,尹涛决定,那就看书吧,“如果考上了自然好;如果没考上,那就是人生中难得能专心读书的时光”。一个月读什么,他选择了《红楼梦》,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、戴敦邦创作插图的版本。
当时的尹涛在重庆生活,那段时间重庆经常停电,为了做好阅读保障,尹涛提前买了一大捆蜡烛,以备不时之需,“买了之后,心里特别踏实,不用再担心黑暗了”。事实证明,后来这捆蜡烛为他的《红楼梦》阅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,甚至还有意想不到的妙处。“微弱的灯光照在戴敦邦的插图上,有一种特别的阅读氛围,给人一种悲艳的感觉。”这种感觉让尹涛至今记忆深刻。
《红楼梦》读完了,尹涛也顺利考上了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。求学期间,尹涛对阅读有一个遗憾——没能把《资治通鉴》不计时间地好好阅读。“当时花了近6个月时间读过一遍,但这部书不是读一遍就行的。工作后,一直都想再重读一遍,但都没能完整地读下来。”尹涛想,可能要把希望寄托于退休之后了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尽管毕业于古代文学专业,还曾任中华书局副总编辑,但对尹涛来说,影响最大的书却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《纯粹理性批判》,每个中文版本他都买,每年都会读一读,读了近20遍,还包括翻阅几乎所有能买到的相关研究著作。
这本磨脑子的书给他带来三个收获:一是让自己不再害怕读“难懂”的书,读完这本书,再去看西方哲学或者理论性较强的书,就会比较顺利;二是让自己能从客观理性的角度,来观察内心的活动;三是让自己学会换位思考,在面对复杂艰难的问题时,不只是换到对方立场思考,也习惯于“转念”。
无论是《红楼梦》还是《纯粹理性批判》,尹涛都不是为了某种目的去阅读。在他看来,为了“解决问题”去读书是容易的,但“纯粹的阅读”是值得追求的。
和现在的年轻人聊天,尹涛有一个个人感受:高中阶段的孩子,整体阅读水平超越自己当时的同龄人;到了本科阶段,逐渐持平;到了硕博阶段,整体阅读的广度和深度,似乎就不及过去的同龄人了。
“现在年轻人普遍欠缺阅读经典的基本训练。”尹涛说。他曾经给编辑部新来的员工,郑重其事地推荐读全本的《左传》。他们中不少都是北京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博士,“我极力‘鼓吹’,他们也都很优秀、很勤奋,但很遗憾,20多年来,没有一个能把杨伯峻先生的《春秋左传注》给读下来的,更不用说《左传注疏》了”。
尹涛觉得,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精力,或者说没有心情,去读一部一两百万字的经典,更别说读进去有所收获了。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处,但他很忧虑,“年轻人压力太大,论文的压力、就业的压力,很难有一张平静的书桌”。
尹涛认为,年轻人在求学阶段可能是最适合读“大书”的时候。“要去读基本的经典,和你的专业没有关系,和你未来的职业也没有关系,但就是一定要在年轻时读这样的书,因为普通人生的经验远远比不上大书的深广度。”
读经典、读原典,尹涛再次极力“鼓吹”,这将是一个非常幸福的过程,“因为这些书很耐读,很可能一时半会儿也读不熟、读不透,但当你在20来岁时打下了一个坚实广阔的基础,它就像一个根据地,你将来可以用一生的时间去慢慢充实和完善”。
尹涛觉得,自己就拥有了这样的幸福。
总编辑推荐书单:
《左传》
《资治通鉴》
《四书章句集注》朱熹撰
《书目答问补正》张之洞著范希曾补正
康德“三大批判”:《纯粹理性批判》《实践理性批判》《判断力批判》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:中国青年报
Copyright 2015-2022 北冰洋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